我想念的澎湖味 滿滿先民智慧的傳統家鄉味 地瓜簽飯 酸高麗菜炒魚 高麗菜炒土豆肤 石鮔滷肉 石蚵拌麵線 酥炸金勾蝦 大蛤米貝殼粽

2.jpg

我想念的澎湖家鄉味,滿滿先民智慧的傳統美味,地瓜簽飯,酸高麗菜炒魚,高麗菜炒土豆肤,石鮔滷肉,石蚵拌麵線,酥炸金勾蝦,大蛤米貝殼粽,對肉魯而言,讓我懷念的澎湖家鄉味,並不是滿桌海鮮料理,而是澎湖早期先民吃飯飲食的一些習慣,像是為了不浪費食材做的保存方式,像是醃製酸高麗菜、曬乾地瓜簽等,為了取得油脂而敲碎花生拌炒高麗菜,依海為生的澎湖擁有許多特有海鮮,像是石蚵、金勾蝦、紅甘、石鮔等,依循傳統作法的一道道澎湖料理,彷彿跨越時空回到當年時代,細細品嚐著融入先民智慧的古早美味。

 

我想念的澎湖家鄉味:地瓜簽飯

3.jpg

▲早期澎湖都會將地瓜切成絲狀,然後曬乾變成地瓜簽之後儲存起來,以前澎湖先民因為米飯很少但地瓜很多,所以都只吃地瓜簽裹腹,後來有了米飯便把曬乾的地瓜簽加入米飯一起煮,就成了這道地瓜簽飯,有別於台灣本島將生地瓜與白飯一起煮的地瓜飯,地瓜簽飯洋溢濃郁的澎湖家鄉味。

 

我想念的澎湖家鄉味:高麗菜炒土豆肤

4.jpg

▲早期社會油脂比較昂貴,一般窮人家庭很難取得油,先民將澎湖種植的生花生敲碎取得花生油,然後跟高麗菜等青菜一起拌炒,就成了這道別具風味的高麗菜炒土豆肤。

 

我想念的澎湖家鄉味:石蚵拌麵線

5.jpg

▲澎湖擁有著豐富的潮間帶,常可見到許多在地人彎著腰尋找附著岩石上的石蚵蹤跡,透過輕輕敲打就能取下小小的天然石蚵,澎湖人習慣把石蚵稱為小牡蠣,而澎湖麵線則是利用海風吹乾麵線製成,本身曬乾的麵線就會帶著鹹味,口感Q彈的石蚵配上滿滿海味的麵線,是一道洋溢澎湖家鄉味的家常菜。

 

我想念的澎湖家鄉味:酸高麗菜炒魚

6.jpg

▲為了讓蔬菜可以保存更久,利用醃製方式處理高麗菜,形成酸高麗菜,酸高麗菜與當季季節魚種一起拌炒,魚肉鮮甜味被酸高麗菜整個提味出來,鮮上加鮮的滋味真是美妙。

 

我想念的澎湖家鄉味:石鮔滷肉

7.jpg

▲澎湖有種特有章魚擁有八隻腳叫做石鮔,將石鮔曬乾之後跟三層肉用傳統古法滷三到四個小時就可上桌,石鮔咀嚼起來不會很韌,口感上仍保有一些Q度,充分吸收三層肉滷汁的石鮔非常下飯,地瓜簽飯拌上石鮔三層肉滷汁,沒兩下就能吃下兩三碗飯。

 

我想念的澎湖家鄉味:酥炸金勾蝦

nEO_IMG_IMG_2359.jpg

▲澎湖當地產季才能抓到的金勾蝦,也被稱為狗蝦,以前澎湖大拜拜時常會料理這道酥炸金勾蝦,茶餘飯後吃的金勾蝦儼然就是一道家鄉味的下酒菜。

 

我想念的澎湖家鄉味:大蛤米貝殼粽

nEO_IMG_35.jpg

▲在澎湖比較深的潮間帶取得難抓到的野生蚌,野生蚌活的時候用工具撬開,然後把稻穗糯米塞進去蚌殼,最後用繩子將蚌綁起來炊蒸,費工耗時也被稱為澎湖人的貝殼粽,米粒裡吃的到貝香鮮甜,在澎湖南寮漁村還能吃到這道讓人朝思暮想珍貴的家鄉味喔。

 

澎湖必帶的伴手禮:澎湖手工麵線

nEO_IMG_1.jpg

▲來過澎湖旅行的遊客,想必都曾吃過鯨魚洞外的小管麵線,滑順細柔帶著海味的麵線,可是會讓人朝思暮想的滋味,以傳統手工製作的澎湖麵線,經過陽光自然曝曬海風吹拂乾燥而成,只需常溫存放就可保存,回到台灣只需水煮就能化身為一道料理,隨時都能感受徜徉澎湖的美好時光,細如髮絲隨風飄逸的澎湖手工麵線,亦是來到澎湖不容錯過的街景畫面。

nEO_IMG_2.jpg

▲每次回到澎湖,我都會刻意騎著機車路過西衛三兄弟,有時只是匆匆一撇回味那片刻美好,有時卻會停下車遠遠欣賞著職人一靜一動的手作麵線背影,來到澎湖,濃郁在地味的澎湖手工麵線絕對是讓人想念的伴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