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臺北城南旅遊新亮點 農村秘境──綠竹筍產地文山區老泉里!



老泉里(攝影:洪書瑱)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夏季絕對是吃筍的好時節,而台北因為氣候關係,成長速度雖較南部緩慢,但也正因為這高溫多濕的氣候差異,加上臺北市土壤屬於沙質壤土,使臺北筍子極具口碑,而4-10月筍子種類很多,除了大家最愛做為涼拌的「綠竹筍」外,還有大個頭的麻竹筍、具粗絨毛且較黑的烏殼綠、細絨毛的甜龍筍,而不同的竹筍事實上適合不同的料理方式。而說到大家最愛的台北綠竹筍,就不得不提隱身臺北城南的農村秘境──老泉里,是臺北市知名的綠竹筍產地,甚至是冠軍筍、甜筍王的常勝軍所在地!



老泉里綠竹筍推廣(攝影:洪書瑱)



由左而右由下至下分別為綠竹筍、麻竹筍、烏殼綠、甜龍筍(攝影:洪書瑱)

此時,有不同的竹筍可品嚐,其中綠竹筍「白、彎、短、肥像牛角」適合涼拌,建議煮的時間不用過長,約20-25分鐘,切記之後必須再悶放1小時才會好吃,而細、直的綠竹筍可用炒或滷的料理來處理,另外,甜龍筍、烏殼綠、麻竹筍等適合用「炒」的料理方式或煮湯來處理。



老泉里採筍(攝影:洪書瑱)

而老泉里的綠竹筍好吃的秘訣,有賴於當地的農民,依傳統的種植方式,以黃豆製作肥料,在採收之際,更是摸黑起早,當民眾11點準備入睡之際,就是老泉里的綠竹筍農民採收「時」,然後一大早就把新鮮的綠竹筍送到各個市場,但其實產量並不多,民眾若想購買新鮮好吃當地的綠竹筍,不妨親走一趟,順遊老泉里!



採綠竹筍(攝影:洪書瑱)

綠竹筍採收,當然以未出土為最佳,但要如何在覆土的土丘上,找尋綠竹皀的「足跡」呢?在天氣晴朗之際,可觀察土壤裂縫,可能是三岔或蛛網裂紋,代表土壤下可能就有可採的竹筍,而若是雨後,就得靠農民「過硬」的經驗。其實竹筍通常不會只有一支,通常邊上都還有旁生的「幼筍」,撥土之際除了小心,在鏟筍還要小心不要誤傷其他「旁支」,而在「鏟筍」時,筍刀要落在「最胖」的上方處,用腕力,巧勁一刀切下。



抬頭台北101及微風南山清晰可見(攝影:洪書瑱)

臺北市文山區三面環山,擁有山林生態、平原田地、茶筍產業、百年廟宇等多樣觀光特色。文山區的綠竹筍產地老泉里其實是臺北城南旅遊的秘境亮點,離信義區其實不遠,台北101往政大的方向行駛,約莫20分鐘車程,沒想到卻有一種迥然不同的情「境」,而從老泉里望信義區望去,天氣晴朗之際,台北101及微風南山清晰可見,而且受到象山、觀音山等群山環繞的老泉里,低頭能感受到純樸的特有農村景象,抬頭近在眼前卻又看到代表著繁華、都市的台北101。

老泉里除了綠竹筍外,還能欣賞一系列迷人的自然景觀,如:1-3月春季櫻花綻放、4-5月夏天四月雪的油桐花、9-10月秋天一日美人的金針花,另外4月還是螢火蟲閃爍的季節,每個季節都有令人難忘的美景。台北市觀傳局表示,除了自然生態,被文化部評定登錄為文化景觀的「優人神鼓」山上劇場也座落在老泉里,林間除了蟲鳴鳥叫外,隱約之中還能山間的陣陣鼓聲,彷彿老泉里的竹筍是聽鼓樂長大而甜美!



「慈音山莊」蔬食餐廳(攝影:洪書瑱)



「慈音山莊」蔬食蔬食料理(攝影:洪書瑱)



「野山土雞園」(攝影:洪書瑱)



竹筍特色餐(攝影:洪書瑱)



當地飼養的土雞──白斬雞(攝影:洪書瑱)



當地絲瓜所蒸煮而成的瑤柱絲瓜(攝影:洪書瑱)

美食其實也是旅遊的一部份,老泉里有許多內行饕客才知道的秘境美景餐廳,包含:近千棵櫻花樹環繞的「騰龍御櫻」景觀餐廳;也有坐擁廣闊庭園,能眺望市區美景並提供季節限定料理的「慈音山莊」蔬食餐廳;以及貌似隱身民宅,提供私房美食的「野山土雞園」臺菜餐廳。其中「野山土雞園」此時提供多款竹筍料理,包括:涼筍、魯筍、醬筍、筍湯、三杯筍、金沙筍等,以及當地農產如絲瓜及當地土雞等,讓饕客能食當季、吃在地,感受最新鮮食材的原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