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板山行館展日夜風情 白日賞梅夜賞戶外雕塑,並感受生態之美!
【旅遊經 洪書瑱報導】
角板山行館梅花陸續綻美,目前梅花花開約34成,由於今年梅花花訊略晚些,角板山的梅花也不例外,故角板山的梅花季最佳賞花期,在天候穩定下,調整至1月中下旬,另外,角板山行館至昨(7)日開始,還化身為復興區夜間新景點,園區戶外開放時間將由下午5點延長至晚上8點,方便遊客欣賞園區內12座國際級雕塑,但提醒各館舍仍維持下午5點閉館,另外,桃園風管處為遊客安全,避免危險,其實並不建議賞夜梅!
北台灣最大梅園角板山行館
桃園市政府風景區管理處表示,利用總經費8,000萬元中央補助4,480萬元執行北橫故事-角板山觀光場域再造計畫,已完成園區館舍串聯步道休憩廣場及平台等各項設施整備,並在兼顧自然生態下補強園區夜間照明,於梅園旁步道設置感應式照明系統,透過控制亮度照射角度及暖色系照明,以達步道安全步行節能功及減輕生態干擾同時以投射燈設計點亮了園區內12座國際級雕塑,在夜色中更顯得靜謐,讓民眾可以感受不同於角板山行館白天之美。
角板山行館園區即將進入賞梅季,白日除了賞梅景外,還能機會偶遇穿梭於樹林及梅園間的各種鳥類及蝶類的身影,夜間的園區生態也極為豐富,園區裡除了蟲鳴外,日落後,屬於夜行性的大赤鼯鼠開始覓食,伴隨著嗚叫聲,攀爬在樹梢或滑翔於林間,而且冬季期間也有台灣特有種台北樹蛙與翡翠樹蛙等蛙類在生態池附近鳴唱求偶,如同一場動物交響樂的演出,為原本寂寥的冬季夜晚增添許多生氣,民眾可以不必進入森林,就能有低海拔森林生態的觀察體驗。
而值得一提的是去(2024)年45月施工期間,園區還記錄到黑翅螢紅胸黑翅螢及大端黑螢等三種螢火蟲,考量園區夜間生態豐富,且為兼顧遊客同時可以觀星賞月,僅有館舍室內及梅園旁的步道燈有開燈,以減緩夜間照明對生態的干擾,因此部分環境較為昏暗,建議民眾除了可以穿著戶外鞋及防風等保暖衣物之外,也可以攜帶夜間生態觀察型手電筒(紅光或暖色光可以減少趨光性昆蟲),依循園區步道矮燈及安全照明處所放慢腳步行走,選擇駐足一處,試著調暗手電筒並打開耳朵,享受一場生態的聽覺盛宴。
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局長周柏吟表示,過去少有遊客日落後仍留在山上,角板山夜間觀光不僅為北橫觀光增添了新的亮點,也為當地商圈的夜間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能。未來將持續規劃夜間活動內容,讓角板山成為一個兼具歷史文化自然生態和夜間觀光的魅力景點,也鼓勵民眾在北橫周邊景點留宿,白天遊山踏青或羅浮泡溫泉,傍晚夜訪角板山,探索雕塑之美生態之美。
以上圖片:桃園市政府風景區管理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