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坡實驗旅行 #1】同是多元文化的大都會

【 作者: journey.cheting 】


在我出發前的一星期,巴厘島的阿貢神山(Mt. Agung)有世紀火山爆發危機的新聞,要不是為免得獎的實驗旅行泡湯,我才絕不會轉戰原本只是轉機的新加坡和吉隆坡,因為在我心中她們只是最佳的轉機城市。這臨時更改的旅程,卻讓我以另一個視點來發掘雙「坡」的一個好機會。

..........
手繪雙「坡」文化明信片的實驗旅行 (註1)

「你一定要到牛車水(Chinatown)、小印度(Little India)和甘榜格南(Kampong Glam)看看,那些地區從英國殖民時期開始,因為種族隔離政策而區劃出來。雖然現在大家已經混搭着生活,但是仍保留其特色。而且生活機能強,本地人都會去逛逛。」就是新加坡旅舍老闆的這句話——成就了我這火速拍板的實驗旅行主題。

在新加坡和吉隆坡兩地均居住了多個種族,而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這三大種族的宗教、習俗和文化背景各異。我很好奇他們是融洽生活於同一片土地,還是各自為政,不相往來呢?於是便走進他們各自的「地盤」探個究竟。

亦希望藉著在兩地的發現,打開與當地人交流的話題,並親手繪畫及製作成一套明信片,作為我的實驗旅行DIY手信!


“只要細心留意每戶的門前擺設,就能看出他們不同的文化背景。”

還沒走到我的景點,沿路上已經從新加坡的組屋 (註2) 看到了多元文化的痕跡。可能因為新加坡非常炎熱,組屋的公共走廊都是開放式,我在街外也能看到這間高高掛著大紅燈籠、燈飾一閃一閃的那間放置了印度教神龕、再來是旁邊那間把伊斯蘭罩袍和頭巾等放在架上曬太陽⋯⋯只要細心留意每戶的門前擺設,就能看出他們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種族的新加坡人就這樣互為毗鄰。

眼前的多元鄰居組合原來並非偶然!?幸得剛認識的新加坡朋友提點,我才恍然大悟,這全因新加坡政府在房屋政策中下了不少苦功,規定組屋區內的居民必須由不同種族組成,對各種族的比例更設有上限。譬如,該楝組屋的華人比例已超過上限時,賣方就只能把組屋賣給馬來人或印度人等其他種族的家庭。對於習慣自由買賣市場的香港人來說,這真是匪夷所思。但這措施又確實促成了各種族間的日常交流。 ... 【繼續閱讀】

journey.cheting 在背包客棧的其他好文
【雙坡實驗旅行 #2】新加坡人的微妙關係



背包客棧授權轉載於 PC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