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親眼見到聖米歇爾山時的驚艷感,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忘掉。平坦的天際線上、淡淡的海霧裡,一座山突兀的拔地/海而起。山頂修道院高聳的尖塔最頂端,還站著手持屠龍寶劍的大天使聖米歇爾。不知道中世紀遠道而來的朝聖者看到這幅景象,會不會懷疑自己看到海市蜃樓。
為了可以拍到聖米歇爾山的晨景,我選擇先在本土住一晚。抵達時先在旅館安頓好,再出來欣賞聖米歇爾山的夕景與夜景。隔天一早拍完晨景後,再搭乘接駁車進聖米歇爾山。
聖米歇爾山最早是隱士想避世修道的地方,而它潮汐島的特性則再理想不過。然而隨著朝聖者及觀光客越來越多,在十九世紀時,便建造了一條連接本土與聖米歇爾山的道路。雖然讓訪客不必冒險通過暗佈流沙的沙灘,以及躲避速度可比奔馬的潮汐,但也讓潮水無法包圍聖米耶爾山,失去了遺世獨立的氣質。幾年前法國政府耗費鉅資建了座橋,並拆除了使用近135年的舊路,讓海水在高潮時可以再度圍繞聖米歇爾山,重現海上孤島的經典絕景。
走進聖米歇爾山裡,看到蜿蜒街道裡滿滿的遊客、商店與旅館,會有種來到諾曼第九份的感覺。但想到聖米歇爾山做為宗教聖地,朝聖者不斷,世紀以來都是這樣的景象,好像就比較釋懷一些。
加上英法百年戰爭時,即便英格蘭人已奪下整個諾曼第,並反覆圍攻聖米歇爾山,但就是沒有辦法攻下,最終棄炮而去,讓聖米歇爾山又多了一些象徵法國的性質。這個性質深深的啟發了當時的法國人,包含聖女貞德,也更奠定聖米歇爾山日後遊客磁鐵的地位。
-孤懸於諾曼第、布列塔尼岸邊的聖米歇爾山,由於潮汐島的特性,除了適合避世修道外,也是關鍵的戰略要地。
-英法百年戰爭期間,英格蘭人雖奪下了諾曼第,但唯獨聖米歇爾山久攻不下,最終丟棄大炮撤退,目前聖米歇爾山內還展示一門當時繳獲的大炮。
-也因此聖米歇爾山激勵了當時的法國人,包含聖女貞德,成為法國的象徵之一。
-山上修道院禮拜堂的祭壇。雖然規模小巧、風格樸素,但從羅馬式、哥德式等建築風格的混合,可看出修道院歷史的悠久。 ... 【繼續閱讀】
wilhelm 在背包客棧的其他好文
● 莫內花園 大師最後的浮光掠影
● 愛丁堡 蘇格蘭的門戶
● 文森城堡 巴黎近郊中世紀王家城堡
背包客棧機票與飯店優惠專區
經背包客棧授權轉載於 PChome
看最新文章